第241章孤家寡人
暗访的镜头都看完了。
周浩然很满意。
有内部的关系在,相信能剪出满意的片段。
叫上了乔诺。
出发去长兴出版社。
乔诺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拿着纸笔在计算着什么,嘴里念念有词。
周浩然随意的问:“你算什么呢”
“算转化比呢!”乔诺的脸蛋上绽放出了笑容,“师父,第二批的客户,三封免费的引流信已经都发完了,接下来就看能转化出多少付费用户了。”
周浩然有些惊讶,“这么快”
乔诺轻快的说:“有人帮忙了呀,不用我一个人忙活了。”
“那你算明白了吗”
“要是按照之前的付费转化比,这次大概率能有1085个客户来完成付费。要是真有这些,咱们就能收到600万的订阅费了。”
“这下小金库可有钱了。”
周浩然并没有太多的兴奋,轻描淡写。
乔诺就很奇怪,“师父,你怎么不高兴”
周浩然不以为意的说:“这都是小钱,我要是想做的话,现在都赚好几个亿了。”
“吹牛!”
乔诺娇哼了一声。
周浩然笑道:“这有什么可吹牛的,现在大牛市,我稍微参与进去,找些朋友合作,不说别的,只靠着打新股,就能赚飞了。”
乔诺眨巴着眼睛问:“那你怎么不做”
周浩然不假思索的说:“你想要一瓶水,首先你要有一个瓶子。你想要一盆水,你要先有一个装水的盆。要是连装水的容器都没有,不淋透了”
“啊”
乔诺微微蹙眉,没理解。
周浩然淡然道:“一盆水还好说,最多就是浇湿了。要是一湖水,你装不下,那就能给你淹死。要是一片大海,全世界都跟你抢。”
乔诺“哦”了一声,清脆道:“多大的饭量吃多少的饭,太多了就撑死了。我知道的。我看新闻,牟其中都被抓了。”
周浩然笑道:“小富小贵也挺好的,先不着急,看阳姐那边什么时候能把外贸生意给做起来。”
到了长兴出版社。
李长兴远远的看到他的车,屁颠屁颠的来大门口迎接。
“李老板,生意兴隆吗”
乔诺跟他也熟了,开起了玩笑。
李长兴笑道:“生意兴隆,都是大先生指点的好!”
周浩然问:“涨价的事,没影响订单吧”
“没有,书商的圈子就这么大,都能理解。17笔交过订金的订单,一笔都没丢!”
李长兴春风得意。
周浩然忍不住问:“老李,你们老说书商的圈子,这到底是什么圈子有没有什么数据支撑”
“数据啊……”李长兴想了一下,“还真有。”
“哦”
周浩然作为互联网从业者,最擅长依靠数据来理解问题。
李长兴道:“我们国家,所有的图书出版,都必须是国营出版社。民间书商,都要挂靠在国营出版社名下。全国现在一共有55家出版社集团,所以数据的统计就很容易。”
“嗯。”
“去年,全国一共出版了10万种各类不同的图书,今年能有所增长,大概11万种左右。”
“海港能占多少”
数据亮出来,周浩然果然对出版的圈子就有了一个大致上的了解。
这规模还真不小呢!
“海港是大都市嘛,全国出版量最高的地方。”李长兴想了一下,“具体数字,我需要再去问。不过肯定是超过一万种了。”
“一万种,就是一万笔订单”
周浩然颇为吃惊。
怪不得海港有两千多家印刷厂呢。
数量少了还真不行!
市场规模真大啊!
李长兴道:“有很多都是系列丛书,一套丛书有二三十种图书,印刷的时候就算一单。总体下来,我估计海港全年的图书出版订单,5000单也差不多。”
“民营出版占多少”
周浩然眯起眼睛。
“10%左右吧。”李长兴顿了一下,“这是去年的比例,今年肯定会有所上涨。”
周浩然分析着说:“也就是说,整个海港民营的出版订单,全年下来一共也就是500单左右。”
李长兴道:“嗯,这是正规出版物。还有很多盗版出版,那就太多了,很多设备落后的印刷厂,都是靠着盗版印刷在生存。”
“一共500单,最多几个亿的盘子。算上盗版,也就十几亿呗,几十上百家民营印刷厂来分。”周浩然语重心长,“老李,这印刷厂的生意,真没什么意思。要我说,找个年轻的副厂长过来,跟着你学一段时间,你交班得了!有这心思,你还不如去做地产生意呢。”
“地产啊……”
李长兴似乎很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