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黄蓉的怨念 下(2 / 2)

卓玛拉姆紧张地点点头,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多谢少卿大人提点,卓玛一定牢记在心。”

少卿摆了摆手,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你放心,只要你按本官说的做,保管万无一失。

陛下宽厚仁慈,只要你能让陛下开心,往后在这京城,少不了你的好处。”

卓玛拉姆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一番准备之后,在少卿的带领下,朝着宫殿走去。

一路上,卓玛拉姆的心跳如鼓,脑海中不断思索着该如何说服陛下,帮助弟弟赶走权臣,重建吐蕃。

而此时,养心殿内的杨康正在批阅奏折,一旁的太监李德清恭敬地候着,大气都不敢出。

不一会儿卓玛拉姆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口李德清扯着尖细的嗓子小声喊道:“陛下,吐蕃的卓玛拉姆觐见……”

“哦!来了,那就见吧!”收了奏折。

卓玛拉姆缓缓走进殿内,依照之前所学的礼仪,盈盈下拜:“民女卓玛拉姆,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康抬眸,目光落在卓玛拉姆身上,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温和道:“平身吧,听闻你来自吐蕃,一路舟车劳顿,可还习惯?”

卓玛拉姆站起身,双手依旧不自觉地攥紧,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多谢陛下关怀,一路虽远,但能见到陛下,一切辛苦都值得。”

“你的请愿朕看过了,不过朕还是觉得吐蕃改土归流为好!”杨康思考良久,还是决定趁此机会彻底掌控吐蕃,在吐蕃设流官,仿照此前的苗疆治理。

卓玛拉姆闻言,心中猛地一震,脸上闪过一丝惊惶与不可置信。

但是,卓玛拉姆很快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陛下圣明,只是吐蕃与苗疆情况大不相同。

吐蕃之地信仰藏传佛教已久,寺庙遍布,僧俗民众皆视其为精神寄托。

若骤然改土归流,设立流官,恐怕当地百姓难以理解,更会心生抵触。”

卓玛拉姆微微顿了顿,抬眼望向杨康,眼中满是恳切,“一旦民心不稳,恐生变故,届时不只是吐蕃百姓受苦,亦会影响到大金与吐蕃多年来的友好邦交。”

杨康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神色未变,静静听她讲完,才不紧不慢地开口:“朕自是知晓其中差异,不过改土归流乃是大势所趋,于吐蕃长远发展有益。

朕可承诺,流官上任后,不会过多干涉藏传佛教事务,寺庙照旧,在藏区还是可以自由传播。”

卓玛拉姆咬了咬下唇,继续据理力争,必须为弟弟谋求一个出路:“陛下,吐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习俗,官员选拔、治理方式也与中原不同。

贸然派流官治理,难以深入了解当地民情,恐会好心办坏事。

不如,设立一个吐蕃王,再从长计议,彼时,若吐蕃百姓认可改土归流,再推行也不迟。”

杨康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却又很快隐去,语气依旧平和:“你所言也有几分道理,只是朕既已做出决定,岂会轻易更改?”

卓玛拉姆“扑通”一声再次跪地,声音带着几分颤抖:“陛下,卓玛拉姆恳请您三思啊!吐蕃百姓皆盼着能在赞普的带领下重回安宁,若此时改土归流,百姓只会陷入更深的苦难。”

“你回去吧!”杨康结束了此次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