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墨听后,点点头说:“大家的想法都不错。张力,你尽快去和供应商谈判,争取最大程度降低采购成本。赵刚,生产流程优化工作要马上开展,务必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李华,寻找替代材料的工作也要加快进度,但一定要确保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会后,张力立刻拨通了长期合作供应商王老板的电话:“王老板,您好啊!我是[公司名称]的张力。这次找您是想谈谈原材料价格的事。您也知道,这价格涨得太突然,我们实在有些吃不消。您看能不能在价格上给我们一些优惠,咱们合作这么多年,一直都很愉快,希望您能帮帮忙。”王老板在电话那头无奈地说:“张主管,我也很为难啊。现在整个市场原材料价格都在涨,我的成本也大幅增加了。不过咱们合作这么久,我也不想失去你们这个大客户,我最多能给你们在新价格基础上打个九五折。”张力心中一紧,九五折虽然有一定优惠,但对缓解成本压力来说远远不够,他继续与王老板周旋,试图争取更大的降价空间。
生产部这边,赵刚组织了技术骨干们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梳理。他们在车间里反复观察、测试,不断调整生产参数。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发现通过对某一生产环节的设备进行微调,可以使原材料的利用率提高5%。虽然幅度不大,但长期积累下来,也能节省不少成本。
研发部的李华带领团队一头扎进实验室,开始了替代材料的研究。他们对各种潜在的替代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兼容性实验等。在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后,他们发现一种新型材料在性能上基本满足产品要求,但这种材料的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而且目前市场上的供应渠道还不够成熟。
林瑶和苏墨密切关注着各部门的进展。林瑶每天都会询问张力与供应商谈判的情况,鼓励他不要轻易放弃。苏墨则经常到生产车间和研发实验室,了解生产流程优化和替代材料研究的最新动态。
然而,尽管各部门都在努力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依然巨大。公司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财务状况变得愈发紧张。林瑶和苏墨深知,这场成本控制的战役艰难而漫长,他们必须全力以赴,寻找更多有效的应对措施,否则公司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危机。接下来,他们还要继续协调各部门工作,不断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浪潮中,努力稳住公司的经营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