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屯垦军管。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经由50万驻屯军完成,这些驻屯军目前负责正南蛮地区的安全保卫工作。凡是移民过去的民众,一旦移民过去之后,一切采取军事化管理的方式管理。”
“这些移民平时干活,每周操练三次,每次半天,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由驻屯军派遣士兵和军官对这些移民进行训练,分别担任士官和军官。”
“另外就是农业部也派遣农业技术官员前往南蛮地区,教导这些百姓如何耕种,同时各部门还要保证移民工程的物资保障。”
张辰制定这条政策很正常,因为前世的生产建设兵团早期真的是部队编制的,最有名的建设兵团当时一共有两个,一个是东北北大荒地区,另一个则是在西疆地区。
而这个政策军方是绝对举双手支持的,因为很简单,这些军方会在南蛮地区拥有铁杆支持者。
想一想,这些驻屯军跟着一支和他们人数差不多的屯垦团建立了稳固的关系,那么日后这屯垦团的青壮年就会优先选择和他们关系密切的驻屯军来服役的。
同理,驻屯军也会借助这些屯垦团的人际关系来培养符合自己要求的兵员,这对于一支部队来说很有意义的。
真以为这50万驻屯军是为了防守那个什么林城国的吗?这50万驻屯军真正防守的对象其实是南方的大楚。
整个大楚就像是一个L型的国土面积,从南部和西部将整个大汉包围了起来,原来大汉没占据南蛮地区的话,大楚进军的途径只有西部,如今占据南蛮地区,这林城国和大楚关系密切,你猜大楚知道这个消息后会作何反应?
张辰这样做这是在防患于未然,他必须要牢牢地守住自己胜利的果实,经过考察团和系统提供的资料来说,整个南蛮地区其实是一块宝地。
将整个南蛮地区好好开发的话,起码能再养活一亿人口不是问题,在古代什么最重要?钱虽然重要但是远没有粮食重要,粮食才是命根子。
而南蛮地区就是一块很不错的产粮地,只不过受限于南蛮的文明水平低下,完全没发挥出来这块宝地的优势而已。
如今这一切都便宜了张辰,张辰自然要好好开发。
王志开始念道第二条,“各个屯垦团,都是受命于陛下,授予军旗,各个屯垦团的校尉,司马需要带领屯垦团每天早晚各一次在军旗下宣誓效忠大汉,效忠陛下!
每个屯垦团均有1000多壮年男丁左右,组成编制为一个团,团长为屯垦团校尉担任,另设有司马一职位,用来辅助校尉工作。”
这一条也是很正常的,明确了屯垦团的官职和编制,大约是1000户左右,屯垦团的校尉也算军职,司马则是相当于副团长或者政工人员,负责辅助团长管理好屯垦团。
至于说效忠大汉效忠皇帝陛下,这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不必多说。
王志接着念第三条,“各个屯垦团除了设立校尉和司马等军职之外,还设立屯垦丞一职位,此职位以文官担任,掌管屯垦团的财务,支出,诉讼,公告宣传国家政策等职责。”
这一条就很有趣了,因为张辰这是要搞军政分离。
屯垦团的军事背景太强了,如果一切都是完全军事化的话,这可就不是一件好事了,节度使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