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剪刀差(1 / 2)

“我们在永新、吉安等地试行此类政策,城镇恢复秩序、蓬勃发展,劳工、佣工的收入和生活较之前也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嘛,这些城镇工商的高速发展,给周边的村寨却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是城镇人口聚集,工坊聚集,很容易形成规模效应,城镇工坊快速发展,很快就会让周围村寨的手工工坊失去竞争力,合作社办起的工坊飞快的失去市场,做手工的村民和家庭收入锐减。”

“这些手工工坊里的工人很多是我们红营的军眷和干部家眷,还有不少社招的村民,在以往,工坊的收入足够给予他们较好的生活,又没时间操持田地,所以给他们分的田大多都已经售卖或捐给合作社作为公田,如今工坊收入锐减,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他们又没有田地,立马就面临失去营生的风险。”

“然后是农村向城镇输粮的生意,被我们红营的合作社和四海商行统一管理了,也就是曾经的散乱买家变成了唯一的买家,这就造成了周边的农户为了能与合作社、四海商行下形成寡头的合作商人达成交易,便开始相互比价,谁的价格低就买谁,你不卖有的是人卖,谁分散,谁的议价能力就低。”

“但城镇里生产集散的盐、油、铁、布料等物资也是村寨之中的必需品,这就形成了城镇和村寨之中巨大的剪刀差,也就是城镇的货品价钱远高于市价,而村寨的粮食等货品却远远少于市价。”

“然后还有田地问题,城镇工坊发展和扩张,特别是许多织坊、油坊、纸坊、铁坊、烟坊使用了新的技术,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就需要更多的作物充当原材料,也就需要圈田占地改种油茶、竹子、桑树、烟草等经济作物,自然就需要兼并农田。”

“红营之前分田分地之时,已经划拨了一部分田地作为公田,本来就有将这些公田改种经济作物、作为各个工坊的附属田地的打算,实际上,我们有一部分公田很早就因为合作社在乡间发展的各种手工工坊而改种了经济作物。”

“但自从我们开始试行这些新政策之后,我们重新估算了一下,发现咱们之前想得还是太简单了,仅依靠这些公田,是完全不足以撑起江西城镇和工坊的发展的,如果江西的其他城镇工坊也按照吉安、永新的速度发展下去,我们需要多备比现有公田多两倍以上的田地,才能勉强满足各个城镇工坊的需求。”

“那就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粮食怎么办?”侯俊铖轻轻叹了口气:“大量的农田改种经济作物,粮食从何而来?江南地区工坊众多,大半的农田改种经济作物,粮食便依赖于湖南、湖北、江西等地输入,安徽商贸兴盛,许多百姓参与商贸行业之中,就算是有田地,也不愿去耕种。”

“城镇的商贸工坊发展,必然要和农村争抢劳动力和田地、水力,学生曾经说过,事物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只要城镇工商发展下去就避不开这个问题。”

后世总有人觉得几道命令就能发展工商,几个先进技术就能引发工业革命,但实际上工商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直到工业革命,是整个旧有的经济体制全面变革、旧社会被完全打碎的过程,是必然会影响到方方面面的,这个过程也必然是痛苦不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