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武将权柄,削兵权,这种事对李二而言还真就是一句话的问题。
他想削谁,谁就只会乖乖跪下领旨谢恩。
可削了之后呢?
经历了五代十国的乱世之后,好歹还是赵匡胤坐上了皇位。
虽然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吧,但至少他坐稳了江山,不至于被辽人破关侵占中原。
中原的百姓,也好歹算是过上了一段富足的日子。
然而在赵匡胤收回将领手中兵权,将其交到天子甚至文官手中之后,情况如何呢?
大宋亡于蒙元之手。
甚至在蒙元覆灭大宋之前,先被辽国欺负,后被金国欺负,又何止耻辱二字能够概括。
而后老朱虽于乱世之中驱逐鞑虏,光复中原。
然而大明王朝也同样有着弊端。
强硬有余,却依旧没能避免文官压过武将的局面。
于是就有了明末的那般状况。
没有群雄争霸,没有诸侯四起,有的只是一个李自成以及他身后无数的百姓。
别说李自成前脚入主中原,后脚就被满清撵出来。
即便没有发生吴三桂献城投降,没有满清入主中原,李二也并不觉得李自成会是个好皇帝。
“任凭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再多,也挽救不了这些百姓。”
他们是有心无力,而挑战之中的老朱。
别说老朱根本不知道这一切,即便知道,他又能如何呢?
不管谁进入这场挑战都得承认,在乾隆手中的大清,正是国力巅峰之时。
其兵力之强悍,相比于他们这些王朝也是丝毫不逊色。
纵使老朱知道这一切正在发生,他也无力阻止。
“这些将士,多数可都是出身中原啊。”
“他们怎么忍心这般残杀!”
随着天幕上的画面越发推进,刘恒甚至都不忍抬头去看。
数不清的百姓,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便要面对砍下来的屠刀。
临死之前,连为自己争辩一句的资格都没有。
乃至于很多地方叛军早已经销声匿迹,找不到叛军的踪迹,清军也依旧选择就地屠城。
几乎就是光明正大的杀良冒功!
“找得到叛军,便在击溃叛军之后入城劫掠。”
“找不到叛军,便直接入城劫掠,多割些脑袋冒充叛军,换取军功。”
“好样的,真是好样的。”
“不管这些人出身是中原还是关外,他们都该死。”
“外敌屠戮我中原百姓者该死,出身中原的清军屠戮百姓者,更是罪无可赦!”
“老朱若是不能将这些人挨个宰杀,若不能替天下讨回一个公道,那朕就瞧不起他!”
天幕上的画面甚至将赵匡胤的注意力都吸引了回来。
没有波澜壮阔,没有叛军与清军之间的碰撞。
有的就只是一边倒的屠杀。
朝廷兵将对百姓的屠杀!
“……”
李二没有发表意见。
他的看法自然跟赵匡胤一般无二,向百姓挥动屠刀者,都当处以极刑。
可这数量,未免有些太多了。
即便老朱能够完成这场挑战,可真要是清算所有人,那他在这场挑战中需要杀的人恐怕都要上百万!
当着历朝历代上下数千年这么多人的面,造下上百万的杀戮。